本站首页 | 部门简介 | 办事指南 | 国际交流 | 港澳台事务 | 政策法规 | 资料下载 | 党建思政 | English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党建思政>>正文
 

 
古代保密那些事儿|热度“狂飙”的《孙子兵法》,蕴含了哪些保密谋略?
2023-04-27 12:12  

古代保密那些事儿|热度“狂飙”的《孙子兵法》,蕴含了哪些保密谋略?

近期,在一部扫黑反腐热播剧《狂飙》的拉动下,我国古代著名兵典《孙子兵法》再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点,并由此掀起了新一波的“孙子热”。《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学战法的重要著作,在深入探讨战争方法的同时,对如何做好军事信息保密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孙子认为,兵者诡道,战争全程中,敌我双方不仅是武力战,同时也是信息战、智谋战。他注重军事信息保密的思想,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这部兵法之中。

情报搜集阶段:严惩泄密

在孙子所处的时代,搜集情报主要依靠人力展开。孙子认为,通过间谍搜集情报,可以确保将帅实现“先知”,尽量降低战争损失。正如《孙子兵法·用间篇》提出的:“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固然重要,间谍行动本身的保密也同样重要。

孙子指出,如果间谍行动在尚未开展前就已经出现泄密事件,就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及时补救,而且这种措施要非常严厉,将所有泄密人员都定为死罪,且必须立即处死,即所谓“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这句话传递的情感严厉而冷酷,“皆死”二字尤其亮出了治军执法的态度,对泄密行为绝不姑息且严加惩治。

值得注意的是,孙子不仅要斩杀泄密者,而且要将所有知晓行动秘密的人员全部处死。这种大范围的惩处措施,其实也是出于情报搜集行动保密的需要。因为哪怕有极小的泄密可能,若不加防范,都会给战争带来极大的损失。

宋代学者梅尧臣在《十一家注孙子·用间篇》中对这句话进行注释时曾揭示:“杀间者,恶其泄;杀告者,灭其言。”在孙子看来,只有采取如此严厉的惩处措施,才能力挽狂澜,防止更大的损失,同时也能对全体将士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孙子的这一严惩主张得到了后世很多学者的认同。可以说,对于保守军事秘密而言,从古到今人们的态度非常一致。如今,保密工作依然强调有密必保、泄密必究,重视惩处和警示等手段,对于泄密人员采取“零容忍”态度,通过责任追究和严格惩处来提升相关人员的保密意识。

战争决策时刻:严防死守

《孙子兵法》流传至今,与其中蕴含着高远的战略决策思想密不可分。在《计篇》,孙子总结了“庙算”的战争决策思想。“庙算”就是依靠准确的情报工作展开的,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战略情报分析的整个流程。该篇与《九地篇》联系在一起,便可看出孙子“厉于廊庙之上”的主张,同样重视战争决策期间的保密。

《九地篇》集中研究深入敌方腹地的奔袭战法,孙子借此机会对军事保密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强调决战发起之前要做到“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即封锁重要关口,及时废除那些已经颁发的各类通行凭证,同时中断与敌方使节的来往。

这里的“厉于廊庙之上”,则是指在庙堂之上进行推敲和商议,通过计算双方获胜筹码的多少来决定战争如何发起,研究制定军事行动方案等。梅尧臣指出:“使不通者,恐泄我事也。”封锁重要关口、销毁通行符证、与敌使断绝往来等,都是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是保障战争行动展开的基本要求。

孙子还指出,制定战争计划也应首先注意保密,不仅进攻战术展开时需要保密,在布置防守战术时同样需要保密。当部队进入防守状态时,对手必定会采取各种手段窥探军情,此时的保密工作尤为重要。

两军对垒之时:重在“愚兵”

在军事行动展开前后,孙子更强调要严控知密范围,甚至不惜采用“愚兵”之术。

意思是,身为将帅必须要学会如何蒙蔽手下士卒,不能让他们更多地知晓军事机密。不仅如此,将帅还要善于变更作战计划,始终让人摸不着头脑,指挥作战则力求“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即指挥员需要随时改换部队驻地,并且通过迂回行军和变换路线等,令敌方始终无法准确揣测我方的作战意图。率领部队深入敌国境内,就像驱赶羊群那样,队伍的来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至于各级士卒只需听从指挥,而始终不知道自己究竟会被派到何处。

这与该篇中提及的“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的主张一致,也就是说,将帅对于士卒始终要选择性地告知。为了打赢战争,必须要保密,只需驱使手下士卒踊跃参战即可,无须详细说明己方作战意图或行军路线。

孙子主张施行愚兵之术,其目的在于使得士卒“无识”,这样一来,士卒就不会有意无意地泄露军情,战争才有获胜保证。

孙子的愚兵之术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战法完全一致。我军著名将领郭化若在其著述的《孙子译注》一书中总结道:“这种保密工作古今中外都一样,决不能作欺骗士兵解释。”由此可见,这种保密方法在现代军事行动中,仍然具有其作用和价值。


关闭窗口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学院 对外交流合作处 邮政编码:550018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 黔ICP备1100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