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女,1988年生,重庆潼南人,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现为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系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级志愿者服务团队奖;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一、访学概述

2018年2月28日至2019年2月28日,我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前往加美国蒙大拿大学访学一年。蒙大拿大学(University of Montana,简称为UM),位于美国西北部。该州自然风光独特,州内有10个国家森林和13个野生保护区,临近冰川公园和黄石公园。这里地广人稀,开门有惊喜:门口树上的熊,校园里奔跑的鹿,草地上打望的松鼠……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校园里,学习与工作都成了一种美妙的享受。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开拓视野、迅速成长的一年。

熊出没

 

二、学术及专业上的收获

1.学习进修的课程

在UM访学期间,经任课教师的允许,在不同学期旁听了不同的课程,主要为Phonetics、Articulation and Phonology、Fluency、The Clinical Process、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s等与语言障碍理论以及治疗相关的课程,同时也选择了部分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哲学思维的课程进修,我也参加期末考试,而且每门都以中等以上的成绩通过。旁听课程之外,主要在DewitRitecarespeech,language and hearing clinic参与导师的儿童康复项目,接受专业实践技能指导。以下为春季学期的课表:

春季学期的研修课表

    通过旁听相关课程和参加各种学术讲座,熟悉了UM言语语言治疗领域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课程评价和具体的教学情况,尤其是了解本专业在美国的发展状况和前沿性研究动态,言语语言治疗学科发展动态和新趋势有了明确的认知,也看到国内和美国在言语语言治疗研究的若干研究领域的巨大差异。

实训课程的视觉提示系统

2.研究成果的撰写

充分利用UM图书馆的图书以及其他资源,从事“特殊儿童家庭教育”项目的研究工作,完成部分书稿,撰写约10万字书稿。

3.研究资料获取

充分利用UM学校的图书馆提供的便利条件,并收集了“早期干预”、“CPRA”、“语言障碍评估工具”等相关的研究资料和特殊儿童干预的教学视频资料,并为我省特殊教育工作的部分教师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信息和学术资源。

4.学术交流

访学期间,我并不仅仅停留在本校,也积极应用学校的信息,参与学院与学院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国际会议。每周五上午9:30—12:30参加UM教育学院的PhD seminar;并于2018年纽约举办的AERA全美教育大会。也积极参加蒙大拿大学语言治疗师的特殊儿童学校服务工作,以资源教师的角色参与到蒙大拿州的融合教育工作之中。在暑假期间参观访问了在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北卡罗来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等高校的特殊教育系以及特殊儿童发展中心。

斯坦福大学参访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前留影

 

三、生活及文化交流

1.生活方式的变化

学习与工作之余,生活的安排也很重要。在美国这一年,对我个人的生活态度发生重要影响:愉快工作、幸福生活。“工作时尽心、生活时享受”是我到美国的导师Dr. Glaspey给我的第一条建议,她说中国过去的学者与学生要么时刻学习,要么都不学习,这样不好。我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工作时间以外不和学校的教职人员讨论工作的事务,生活时间里尽量不处理自己的工作。我安排时间旅游、安排周末聚会,包饺子、做火锅、做月饼…… 将中国文化与我的美国室友和印尼室友进行分享,也与旅途中认识的异国友人分享。

 

冰川公园旅游留影

 

2.中美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美国地方文化的体验

对于初入异国他乡访学的我们而言,文化冲突是无法逃避的问题我的导师十分细心地发现,我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比如在午餐餐叙时,我总是自己回到宿舍准备中餐,元宵节那一天我情绪比较低迷。她担心我无法适应中美文化冲击,所以开始帮助我了解周围的人群,经常邀请我参加家庭聚会以及系里的职工聚会。我在各种Party中发现了部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所以有意识地进行了整理,做了一些交流,通过图片和视频对贵州进行宣传:山美水美不是穷山恶水!也在一些集体活动中对外展示中国文化与中国制造,向当地人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端午以及春节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写在后面的话:

1.人生有许多的机遇是源于正确的选择和不断的尝试。

3年前,我发现国内的特殊教育发展与欧美国家相比,知识技能以及研究方法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决定出去学习。对,就是学习!与很多高级访问学者不同,我不是去做研究,我是去学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坦白说,既不是教授又不是博士的我,在国家奖学金的支持上并不具有竞争力。但我开始给美国、英国甚至加拿大的顶尖大学教授发邮件表达意愿、提出我的学习和研究计划。遗憾的是以名额有限、或者资历不足婉拒我的很多,上百封邮件发出,提供机会的学校并不多,但也有很好的教授表示他暂时没有名额,但很愿意为我提供其他学校的介绍,询问我是否需要。后来,我改变了策略,放弃了排名靠前的高校、选择了在本领域内做得极有特色以及排名较好的大学,开始继续投递邮件。很快我获得回复,蒙大拿大学的院长回复我,欢迎我前往学习交流。在填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申报系统前就获得了邀请函,成为了我申报成功的重要条件。而这来自于没有放弃的尝试与策略选择上的正确调整。

2.访学,选择适合的学校而不是一定要选择名校。

事实上,我在蒙大拿大学的访学经历,让同一批身在名校访学的高级学者羡慕不已。名校拥有资源多,学生、学者都是优而多的,导师繁忙,顾及不过来,几个月见一面更是常有的事,访学的老师更多的要依靠自己。而如同蒙大拿大学这样的排名不是很靠前,但是术有专精的大学,教授亲切,对访问学者很重视,不仅注重对访学者的指导,也注重与访学者的交流。我在那里拥有很多的机会在课堂上与教授和同学们交流我国的特殊教育现状、语言障碍治疗、文化传统以及两国差异的机会。每周和导师见面,讨论收获,每周3次进入实验室学习语言治疗的实操技能。为促进校级交流,导师Dr. Glaspey答应到我校进行交流指导,并共同促进蒙大拿大学与贵州师范学院成为国际姐妹院校的意愿,但因疫情耽搁了下来。然而,合作共赢、交流发展的那一天总会到来的,我和导师一直为之努力。